五道口爱情故事

分卷阅读204(1 / 2)

知会不会放到过期。

那是改革开放的加速期,张教授看惯了越来越放飞的思想和越来越自私的人性,莫康说出这番话时候,眼里的光亮和脸上的一点高原红,仿佛让她们那昏暗的房间瞬间亮堂起来。她不解地问:“为什么……你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对她那么好呢?据我所知,陈念的人缘很差,你们学生之间没什么愿意和她做朋友。”

莫康说:“那是他们感受不到她的好。陈念喜欢孤独,是她选择和旁人隔开距离而不是被动地受孤立。她只是有些脱线,不喜欢和人打交道,但她很善良,我是她的……朋友,所以我知道。”

莫康大一的时候当团支书,了解到陈念的身世。童年被至亲出卖,辗转到养父养母家,却也得不到太多爱。这样的经历,让陈念对人恐惧,不敢信,更不敢欠。在所有同学选择远离这个怪胎,甚至对她实行冷暴力的时候,莫康选择接近和保护她。她花了两年的时间,才让陈念不再对她保持安全距离。

“她这样的情况,还能考到清华,多不容易啊。张老师,她真的特别出色,您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她啦。”莫康到这时候还在卖安利。

张教授当时骂莫康傻,后者却厚脸皮地笑道:“傻人有傻福,不然我怎么有机会跟着您这么好的导师嘛!”

叶从心震惊到说不出话来。

她也曾好奇过莫康为什么会在本科毕业的时候去了一年的西藏,却未曾深究,更想不到背后有着这样的故事。如果这是真的,那么陈念简直欠了莫康一辈子。即便是爱人,放眼这个时代,有几个人可以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一辈子的前途?

如若莫康就此庸碌下去,这笔人生的债,陈念要如何去还恐怕都不为过了。

幸运的是,张教授一年后回到北京,下决心一定要帮莫康一把。她已经厌恶透了那个透着政治的学术环境,最后一次动用自己的人脉,就是在自己原来的实验室里给莫康抢到了一个位置。

那是张教授最后一次看到陈念,那个已经在全系最炙手可热的教授手下站稳脚跟的怪才,在大会上作为研究生代表讲话。她的专长确实在那个实验室里得到了发展,她将投身热爱的事业、发表惊人的成果,荣誉加身前途无量。而莫康坐在台下最不起眼的角落里,是系里不起眼的实验室中,一个不起眼的硕士生——还是人尽皆知,靠着张教授的门路才留下来的关系户。

房间里充斥着长久的沉默,叶从心在努力重建着自己的三观。这么多年来,尽管她每每提到陈念,话语中总会带着怨恨和讥讽,但那个女人是一尊仁爱女神。这样的印象,来自于陈念对她的沉默寡言,更来自于她从小在家中感受到的压力。压力上升为敬畏,变成了围绕陈念的光环。

而现在张教授告诉她:你妈妈被莫康保护时的样子,比杨程程保护之下的你,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这也不能说明,那个研究成果就是莫姨的吧?”

“课题是莫康跟着我的时候和我提起的,她当时的想法还非常不成熟,我们围绕可行性和优化方案讨论了很久,不然我这个闲云野鹤的人怎么会出现在感谢里?但最终,因为硬件条件不允许,这个课题就成为了空想。陈念来西藏的时候——哦,就是她们埋那个盒子的那次,她也参与了讨论,说等莫康回了北京,她找机会往自己实验室里购进一批设备,然后让莫康去用。”张教授笑道。

“莫康还傻乎乎的,说自己没准回不去了,如果真能创造机会,陈念便自己研究去好了。陈念当时很明显地不高兴,她好像总默认莫康是能回去的,可能是其他的可能性她都不能接受吧。”张教授叹道,“陈念那孩子,每次说话都很短,声音也很小,唯独说让莫康回去进行实验的时候,说了很长一段话,所以我记忆犹新。”

张教授只能说出自己所知的,也许莫康回北京后,课题真正付诸实施的过程极为艰难,所以才等了近十年才得出成果。也许在功劳中谁第一谁第二早已分不清,个中辛苦和隐秘的幸福,也只有当事人才会知道了。

张教授按住叶从心冰凉的手,“孩子,我告诉你这些,只是因为我喜欢莫康这个学生。你是她如此看重和疼爱的孩子,我不希望她大半辈子的辛苦都要被盖上不真实的罪名。当然,你可以一句话都不信,毕竟我只有一张嘴,没有任何的证据。”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