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唐家之永结同心

分卷阅读44(1 / 2)

略有些名气,却愁于膝下没个一子半女……我喜的是啊,两日之前,内弟突然送来一个不足一岁的男婴给我抚养,这孩子长得粉雕玉琢,我怎能不欢喜!”叹一口气,又缓缓道,“只是这两日以来,那孩子一直哭闹不休,不分昼夜,将个嗓子都哭哑了,我又怎能不忧心呢?”

元寒喑点点头,忽然警醒起来,刚要发问,就见高灵毓从外面快步走近,张口便问,“那孩子现在在哪儿?”

那大夫知道这个人同样是身份尊贵、不好怠慢的,低了头恭恭敬敬道,“就在我家中,在兖州城西南郊外……”

“那孩子是不是大约八、九个月大,模样十分漂亮,脖子上有一个银项圈?”

听到这话,那大夫慌忙抬起头来,瞧了高灵毓一眼,支支吾吾却是不说话了,高灵毓见他不言语,冲上前一把抓住他的衣襟,“说!到底是不是如我所说!你知不知道这孩子是从哪里得来的?是不是一个竹青衣裳的少年人送的?”

那大夫听了,更是哆哆嗦嗦,几乎站立不稳,此刻高元二人心中都已差不多明了,高灵毓松开那大夫的衣襟,收敛怒气,双手将他扶着,客客气气道:

“这孩子其实是我的亲生孩儿,两日前为贼人偷去,我一直搜寻却没有一点音讯,如今知道他在你家中,也就放心了……可是医者仁心、悬壶济世,自然不忍心使亲生父子分离,还望您老将孩子还与我吧!”

那大夫低着头默默了半晌,才终于哀叹一声,低声道一句“你跟我来”,便转身慢慢走出门去。高灵毓心中大喜,连忙跟了上去。元寒喑担心其中有诈,吩咐了手下人好生照顾着唐然,与高灵毓一同出门,跟随那大夫前往兖州西南的郊外。

☆、NO.71血浓于水(1199字)

三人离那大夫家尚有一段距离,就闻得屋舍中传来婴儿响亮的啼哭之声,高灵毓喜得险些从马背上跳下来,对元寒喑激动道,“是凡儿!是凡儿!”

连忙下马,也不管屋子主人是否允许,飞也似的进了屋内,看见一四十来岁的村妇抱着个婴孩在屋里来回走动,神色愁苦,似乎很是担忧。那婴儿呢,啼哭得五官都要皱到了一起,嗓子也早已哑了,泪珠却仍是一刻不停地往下掉。

高灵毓的心霎时间便揪了起来,从那妇人怀中一把夺过孩子,在他小脸蛋上亲了好几下,口中不断说着“爹爹来迟了”等语。这妇人起初见到一陌生青年闯入自家屋内,免不了惊讶,但是见他对孩子这一番举动,心中也就明白了八九分,也不阻拦,也不询问,只垂手站在一旁默默瞧着。

元寒喑同那大夫进了屋,看见高灵毓抱着孩子在怀中摇着哄着,说来也奇怪,之前凡儿是一点不给高灵毓面子的,只要被他抱着,那肯定是又哭又闹、又抓又挠,非要在高某人脸上制造出几道细小的伤痕方能满意。但是此刻在高灵毓怀里,却是渐渐安稳下来,小小的身体趴在他怀中,一只小手抓住他的一缕白发,紧紧的不肯撒手,啼哭也慢慢停了,改为小小声的抽噎。

那大夫同他妻子看见这场景,当下哀叹道,果然是孩子的亲生父亲,这孩子我们还与你了!

高灵毓抱着凡儿转过身来,先道了一声谢,又说,“方才你说这孩子是你妻弟送给你们夫妇抚养,敢问他又是如何得了我这孩儿的?”

那妇人一听,连忙辩解道,“可不是我那弟弟偷了您的儿子,他说、他说是一个穿着青色袍子的年轻人送给他的,说这是一个孤儿,还给了不少银子,要我弟弟夫妻两人代为抚养……”

高灵毓、元寒喑两人当即要求这对夫妇带路,几人来到那妇人弟弟家中,道明原委,请他详细说说那年轻人什么模样,说过别的什么话不曾。那汉子也是个老实的,连忙细细说了一遍,与那客栈伙计所描述的竟是毫无二致。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