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重设历史

分卷阅读48(1 / 2)

,转而从怀里拿出一封信函:“鸦片的事情应该不着急,您慢慢想着。倒是这个东西,我觉得您也许更感兴趣一点――好了,天色都这么黑了,我要回家抱儿子了。八爷您也该回去了,要不然四爷怕是都要把院子里的蚂蚁数出来了。”

听张廷玉提到胤G,胤T又被勾起一股火气,但想想四哥蹲在院子里板着一张数蚂蚁什么的,又觉得挺有趣,忍不住笑了起来。

出了屋子,胤G果然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等着――当然并没有在数蚂蚁。

默念着不能操之过急,胤T还是跟着胤G一块回去了。

又过了几日,正好逢七,清夏大学休沐三日。

胤K跟着商学斋的先生们出去了,胤T想起张廷玉给的那封信,心里沉了沉,便吩咐高明准备进宫请安。

照常是先去慈宁宫,再去乾清宫,最后再去钟粹宫,顺便还可以留在钟粹宫用顿晚膳。

慈宁宫没什么可说的,他出身低微,虽然仗着嘴甜也得了皇太后的几分宠爱,但到底是比不上皇太子嫡出,皇五子养在跟前;而乾清宫照例又是问话训话,过去还恭恭敬敬谨谨慎慎小心应对,将近二十年下来,就是睡着了都能对答妥帖,不出错,也是不出挑。

――其实也是受惠妃潜移默化的影响,胤T对康熙并没有正史上的那般崇拜执念,在把他当父亲之前,更多的是当成一个遥远强势高高在上的上司。

所以很快便到了钟粹宫。

大福晋也快要回台湾了――毕竟真正被她当做家的地方在哪里,这几日便几乎是日日带着女儿进宫陪惠妃,还有良贵人跟着凑趣。

太子妃也是舍不得这个新结交的好妯娌闺蜜,此时也挺着六个月大的肚子到钟粹宫作陪,婆媳妯娌倒也相谈甚欢,隔老远都能听到一阵阵的笑声。

胤T进,给惠妃良贵人以及两位嫂子请了安后,便坐着陪几人说笑。他毕竟在外头走动,有不少故事可讲。

过了差不多半个时辰,惠妃便笑着拍拍卫氏的手:“你带着小八去偏殿吧,你们母子俩也好久没说过体己话了。”

“这怎么使得?”卫氏虽然很想应下,但到底是小心谨慎惯了又懂规矩,便推脱道。

“跟我还客套什么?好了快去吧!没见着小八眼巴巴瞅着呢?我也有话要跟两个媳妇说,你就快带着小八走吧!”

听惠妃这样说了,卫氏才躬身告了退,胤T也跟着告罪退下去。

卫氏进了偏殿后,高兴地吩咐着宫女换上新茶,然后等着靓撰,之后,却是先挥退所有人,然后看着卫氏的神情认真无比:”额娘,您可想为外祖家脱离罪籍?

第一百三十三章

康熙三十七年四月,康熙皇帝正式下令禁烟,任命文华殿大学士伊桑阿为钦差大臣,南下收缴并销毁鸦片。

胤K则也跟着两位先生一起南下,这些先生都是当初各大商号的掌柜,十分擅经营管理之道,几十年积累的商场人脉更是令胤K望尘莫及,此番也是为了帮朝廷命官与商家搭个线,而胤K则是纯粹去蹭人脉蹭经验的。顺带一提,胤K再次南下也是为了躲开自家八哥。因为胤T最近不知道怎么的,老是跟他在一起,虽然八哥不理四哥总跟自己在一起是让人很开心啦,可八哥老念叨自己好好学习,还让自己写什么五年规划什么的就太可怕了。为了躲避这些,胤K这才忙不迭地逃跑了。

而胤i虽然没得到这份差事,但毕竟从他而起。他本来想请旨继续跟着,康熙却未允,反而把他留下,让他另领了礼部的差事。

胤i想想自己这一年确实离京太频繁,而且太子妃前不久刚生下他的嫡次子,留在京城也未为不可,便低头领命。

六月,庶妃章佳氏薨,追谥敏妃。九月,慎郡王胤T因在丧百日中剃发,降贝勒。

这消息一出,众人纷纷感慨敏妃的隆宠,遗憾八爷的冒失。不过好在胤T与在朝堂方面的交际不多,倒也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惠妃一听这消息则是有些傻眼,先不说这大清史上头一个陪葬景陵的皇贵妃提前一年去世,单就这因在丧百日中剃头而被夺爵的,不是胤祉么,怎么现今却转到自家小八身上了?更何况经过十多年前第一批留学生归国而引起的剪发风波,头发什么的在满人这里已经失去过去那么强大的象征意义,就比如说孝庄太后去世的时候,康熙的断发之举就并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所以照理说胤T此举不该惹得康熙这么大的火气……就算是康熙极宠敏妃,由不得半分瑕疵,可夺爵什么的未免有些过了。

越寻思越不对劲,惠妃忙教人把八爷叫来――良贵人都病了呢。

――卫氏本就是敏感的性子,听说这事自然要发愁上火,如此便病了。

胤T知道惠妃疑惑什么,不过这事是他早算计好的,不想同他人说,只安慰惠妃无事,让她放心,其他的便什么都不说了。至于卫氏那里,也不知道胤T同她说了什么,只知道等胤T离开后,一日未进米水的人当即恢复了饮食。

见此情景,惠妃心里有些不太舒服,不过人家毕竟是亲母子,有些事情避着自己也无可厚非,便把这事甩开,只派人叮嘱胤T一切小心。

胤G得到消息后本想第一时间去胤T府上找他问清楚,但偏偏手头还有个十三弟要安抚,等好容易把伤心得直做噩梦的十三弟哄着再次睡下,匆忙赶到胤T府上时,却被守门的侍卫告知八爷已经闭门谢客,任何人都不见了。

胤G隐约觉着这事有蹊跷,小八的态度更有蹊跷,可却理不清楚哪里不对,最后只能带着深深的困惑,回了自己府上。

等过了一阵,这事渐渐平息下来后,才又有消息从乾清宫传出来――在八爷夺爵的前两天,八爷单独给万岁爷请安时,曾有守在外头的宫人听闻里头传来争吵声和摔碗声,当天晚上,乾清宫又进了一套新瓷器。

到了这里大家也都了然了,指不定八爷在乾清宫怎么得罪万岁爷了呢,不但让万岁爷摔杯子发火,还以敏妃的名义夺了他的爵位――只是如此一来就不知万岁爷这到底是真宠敏妃呢,还是真厌弃了八爷。

――毕竟连人死了都还利用什么的,实在让人呕得很啊。

但不管怎么回事,八爷似乎确实是失宠了。

往后的康熙不时对诸阿哥有封赏,却不知是有意无意偏偏漏了j□j十,九爷外出十阿哥失踪倒还都有理由,唯独八爷,只能用失宠来解释了。

不过此时的康熙却是顾不得这些,伊桑阿在南方销烟的行动并不顺利,尽管有各个大掌柜的搭线,但那些鸦片供货商却潜藏的极深,始终未曾现身,收缴的鸦片不足预测应缴鸦片的五成,而根据那些福收斋的店主形容,那些供货商深目高鼻,金发蓝眼,皮肤极白,当是西洋人无异。

广东福建等地因为近几年的海外贸易,各省的大城市有不少外国人定居,为了方便管理,各国也在本国人相对集中设置了领事馆。伊桑阿等人推测,这部分人极有可能藏匿于领事馆内,甚至可能是领事们主导的鸦片售卖。

尽管伊桑阿持有大清朝廷的命令,但那些西洋人却也会与他们虚与委蛇,大谈特谈权利,用各种方式阻拦钦差进馆搜查。

最后伊桑阿迫于形势,只好将情况汇报给康熙。

本来康熙没把这事太过放在心上,不管西洋的哪个国家,离大清都太遥远,可得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刻意识到西洋诸国对于此事的重视,于是也终于不再客气,立即向驻京的各国大使馆发出公告,以向各领事馆施压。至于实在不配合的,康熙则下令就近调动附近的水军或者绿旗,直接用武力突破――既然给脸不要,那就不用给了!

紧接着,康熙又向各大使馆发出警告:大清拒绝鸦片。对于运输鸦片的船只,大清的任何港口都禁止通过。一旦发现挟带鸦片者,大清必予以重惩。

――对于最后一句话,有个国家并不以为意,曾经试图在普通烟草中掺杂鸦片,被发现后,大清不仅大量减少对该国的商品输出,更是对该国的进口商品在一般关税的基础上追加了两成的报复性关税,时间持续了一年有余。面对大清的雷厉风行以及对东方商品的巨大需求,敢以身犯险的国家基本没有了。

鸦片的差不多问题解决了,但鸦片问题产生的根源却远远没有解决。因为追根究底,这都是利益分配的问题。不仅仅是贵族权臣,就是普通的平头百姓都能察觉到自从开了海禁后自己生活的改善,可见这十来年大清从西洋吸纳了多少黄金白银。

据说西洋人的黄金白银来的也不容易,这样的现状他们肯定要不满。

可要说这些权贵大老爷舍得放弃到手的财富……就是傻子估计都不舍得,所以这个根源是没办法解决的,但对西洋诸国,大清也不能在继续被动下去了。

正在这个时候,由郡王爵贬到贝勒的八贝勒上了一封折子,自请大清驻法大使一职。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不少人都想要去八贝勒抚打听八贝勒此举的意图,而胤T已经和兄弟们跟着康熙还有皇太后去了畅春园。

到了傍晚,在清溪书屋里头看了一天折子的康熙把胤T传召过来,准备谈谈话,休息一番。

胤T来了之后先见了礼,而后在康熙的示意下落了座,他大概知道康熙找他要谈什么,也不着急,只静待康熙先开口。

康熙也看出这点了,不由地笑道:“老八你真的决定了?”

“儿臣既然已经上了折子,断没有再收回的道理,儿臣可不想食言而肥。儿臣长这么大,也该为汗阿玛出点力办点事了。”

听到这公事公办的语气,康熙莫名地想叹气:“……朕怎么觉得老八你同朕生疏了很多?”

胤T诧异地看了康熙一眼:“您是儿臣皇父,既是皇上,又是父上,儿臣敬重您,自然不敢放肆。”

康熙想了想胤i这个时候的样子,还是觉得这个儿子同自己生疏,再一细想,似乎老大老三老四几个同自己也都不怎么亲近的样子,于是在这个问题上又沉默了。

胤T老早就觉得自己和皇上之间没有太多的话可说,康熙却是才发觉,自然有些不自在,便没话找话:“还有你额娘的事――用你的一世荣华换你额娘卫氏一族脱离罪籍,值得么?”

――胤T惹怒康熙那天的真相便是,胤T以郡王爵位为代价,为卫氏一族求情,脱离罪籍。当初阿布鼐犯的本就不是重罪,脱离罪籍什么的也不是难事,但总要付出一定代价的。

闻得此言,胤T睫毛一颤,垂下眼睛道:“哪里有什么值不值得。比起额娘……荣华利禄又算得了呢?”

――荣华利禄于我不过锦上添花,而脱离罪籍于额娘,却是雪中送炭,孰轻孰重,我又有哪里不明白呢?

只是眼前这位从来高高在上的皇父,怕是穷其一生都不会知道那个从辛者库出来的少女在后宫惹来多少非议指点,所以胤T并不想同他解释那么多。惠额娘说的对,皇父皇父,先是皇,然后才是父,在说他父亲的责任之前,先想想这份责任是否与他的皇帝责任相冲。为人父,对儿子的娘略好一点本无可厚非,不管这个女人身份有多么不堪;可皇帝不同,宠幸了一位罪臣之后贱籍之女,对他来说是多么大的污点!胤T常常在想,皇上当初为什么没有直接一碗药,送尚未落地的他和额娘上路呢?也省的额娘尝尽世间冷暖。

胤T和康熙的谈话直到半夜才结束,胤T一边走向自己房间,一边想着康熙刚刚根据西洋的局势所说的未来可采取的策略,心里默默地再一次为拥有这样有智慧的父亲而骄傲――只是这样的父亲,不能让子女幸福便是了。

刚走到自己的屋子跟前,突然从阴影里走出个人,胤T一惊,抬头一看,惊呼出声:”啊一一四哥?"胤G的脸色比锅底还黑,直接拽着胤T的手腕,摔门进了里屋,把伺候的下人全部拦在外头。

第一百三十四章

十一月初十,天津港全面清港戒严。一排排正黄旗士兵荷枪实弹,军容肃整,严密地监视着四周,让人毫不怀疑任何异动都会消失在锃亮的枪口下。

港口前,停靠着数十艘高大漂亮的战船,中间那艘是高达几十米的楼船,船身上镶金嵌玉,富丽堂皇,十几只炮口耀武扬威般□在外头,威慑力十足。每艘船的一侧伸出一条踏板连接到岸上。而岸上,八贝勒带着未来驻法大使馆的干事们齐齐面北而跪――康熙的銮驾停驻在他们对面。

无数只明黄的旗帜迎风飘扬,猎猎作响,几乎遮挡了整片天空,康熙站在高台上,右侧由皇太子带领着,跪了一列身穿补服的皇子宗室,左侧则跪了一列身着蟒袍的朝廷命官。身后竖了一面屏风,屏风后破例跟出来的八贝勒的养母惠妃和生母良贵人。

趁着众人都跪着,而康熙又背对着自己的当口,偷偷探出头看了看外头的场景――果然是气势恢宏,声势浩大。

康熙很快开始训话,虽然这个时代没有麦克风扩音器,可在这全场静默的时候,康熙的声音还是清晰又平稳地传到每一个的耳朵里。

“尔等此番出行乃是宣扬我大清国威,行动处事务必处处以我大清之荣耀骄傲为准,万不可抹煞大清的体面,让那等宵小有机可趁。我泱泱中国,虽不屑与那等蛮夷之辈一般见识,但若有犯我大清威仪之辈,也必不能姑息!”

“!我等必视国之荣耀重逾生命,扬我国威,誓不辱陛下之委命!”胤T等人齐声应道。

“八贝勒,尔既为大使,又为朕之皇子,当为诸使者之表率,万勿辜负朕的一番期望。”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