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大亨 风口独悲

第 27章(1 / 2)

柳明月两眼放起了小星星,说道:“你懂的可真多,怪不得那么多美女都愿意对你投怀送抱。”

陶若虚连忙摆手说道:“没有的事,没有的事,老公我向来都是洁身自好,从不探访烟花之地,我是好人呐,你可不能这么嘲弄我啊!”

柳明月见店小二来了,也不再争辩,轻声说道:“我不会品茶,你能给我讲讲吗?”

平生最爱卖弄的陶公子自然点头应允道:“要想了解品茶呢,首先就要知道品茶是为了什么而品。有人品茶时细品慢酌、谈笑风生;有人品茶是为了人们互通信息、加深感情。品茶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解渴的目的,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要想品出茶的妙处,首先要泡好茶,陆羽在《茶经》中写道:‘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水分为天水、地水、泉水三等。天水当然就是最上乘的,指的是雪水、露水等。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曾写到用五年前在梅花上收的雪水冲茶喝,可谓是把饮茶的水写到极致了,这样喝茶不仅关乎格调,也是极度奢华的。理解好了品茶之后还要懂得怎样冲茶和勘茶,自古这其中就有高冲低勘之说。冲茶,要沿茶壶口内缘冲入沸水,水柱不能从壶心直冲而入,因为那样会‘冲破茶胆’,破坏茶的味道。冲茶要像书法,不急不缓、一气呵成,水壶和茶壶的距离要比较大,这样冲下来就叫‘高冲’。‘高冲’能使热力直透罐底,使茶沫上扬,不仅美观,也能让茶味更香。斟茶,茶壶要尽量靠近茶杯,这样才能防止热气四散,水可能不够烫,使茶香过早挥发。同时,低斟还不会激起泡沫,也不会发出滴答的声响。斟茶还要把茶汤依次轮转洒入茶杯,如此反复二、三次把各个茶杯渐渐斟满,就叫做‘关公巡城’,这样能使各杯里的茶汤汤色均匀。做好了以上三点其实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茶具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素,我老爸珍藏一副宋朝时期天然木鱼石茶具,哪次你到了我家可以拿出来给你沏一壶茶。喝茶首先要先闻香味,然后看茶汤的颜色,最后才是品味道,一杯茶要刚好分为三口品完。香味从舌尖逐渐向喉咙扩散,最后一饮而尽,可谓畅快淋漓。这就是喝茶的三个境界———‘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咙,神明凌霄汉’。据说专业的品茶师可以凭一杯茶品出茶艺师当时的心情。说得很玄,不过品茶本身就是一种平和心境、修身养性的方法,至于是否真能达到这种境界到是其次了!”

陶若虚的对于茶道的一番评论说得精彩纷呈,煞是美妙,然而他并不知道,此时他身边已经聚集了很多人,那些人群中的男男女女脸上各个皆是赞赏的色彩。一时间,陶公子成了全场唯一的焦点。

第48章 神秘的老者

围观的人群里走出一个六十余岁的老者,这人生得仙风道骨的模样,穿着青布长衫,长长的白胡子修理得错落有致,操着一口闽南方言说道:“你这话说得确实有理,不过却还漏了一样东西。”

陶若虚乍听之下来了兴趣,连忙问道:“那还请老先生指教一二。”

老者微微一笑,说道:“品茶关乎修身养性,茶水的好坏并不是最至关重要的,相反是一种心情。如果你心中胸无点墨,却非要去舞文弄墨岂不是贻笑大方吗?人生在世,值得留恋的不多,但是也不能四处留有念想,品茶也是这个道理。不要因为太过在意冲茶的手法以及茶具的好坏而影响了品茶的情趣,小兄弟,你说对否?”

老者的话似乎处处藏有玄机,精妙绝伦,将人生哲理灌输于茶道之中方才是品茶的最终要义。尤其是老者的那句“人生在世,值得留恋的不多,但是也不能四处留有念想。”

这就好比是自己和皇甫馨涵一般,曾经无限深情地爱过,最后还是各奔东西,落得天涯人断肠的结局,可是如果此时皇甫馨涵再次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呢?那自己又是否会再次与她和好?答案是肯定的,会!可是柳明月怎么办?这真的是一件让人伤脑筋的事情。不过想到这一层时候,陶若虚又回想到老者的最后一句话“不要因为冲茶手法和茶具好坏影响了自己的品茶情趣”这是否又是在告诫自己,不要太过在意世人的看法,要随性而为,淡然处之?想到这里陶若虚只感觉眼前一片开朗,多日阴霾一扫而过,心情大好。随后陶若虚做出了一个令全场观众无比震惊的举动,他站起身走向老者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道:“多谢老人家的良言相告,小子感激不尽!如若不嫌弃,小子愿意以茶代酒敬您一杯,如何?”

老者没有丝毫的客气,大大咧咧的走向正坐一屁股坐了下来,不过他的神情里没有一丝傲慢,一切都是自然而然。陶若虚端起茶壶亲自为老者满上一杯,随后笑道:“请!能与您相交实则是小子天大的荣幸。”

老者呵呵笑道:“小兄弟天生聪慧过人,资质非凡,将来成就必定盖天。对于茶道以及人生的见地也是高超无比,老道能得到你今日一杯茶水,说起来才是万分荣幸呢!”

陶若虚连忙笑道:“不敢当,不敢当!承蒙您老人家看得起才是。说实话,小子看您仙风道骨、气质神采都是人间绝有,敢问老人家尊姓大名?”

老者微微点头,依旧笑呵呵地说道:“免尊姓梁,字绝尘,道号阳春子是也!有缘一见,实属不易,贫道已有三十余载未出蜗居了,而今再次下山,没想到世间变化如此之大,实在让人感慨不已!”

陶若虚对阳春子的话甚是震惊,三十年未曾出屋?那他是怎么生活的?又是怎么照顾衣食起居的?不过这老道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怕也不会与自己一个毛头小子打诳语的。阳春子接着说道:“我看小兄弟面相鼻梁高耸、下巴圆润、耳垂饱满、额阔平滑实乃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富贵之相,可是唯一不足的是你人中浅窄、根细多支,怕是有着无数风流之债。另外你印堂发黑,淤积不散,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有一场天大的劫难。不过按照你面相来看,这劫难一定会平稳度过,这点你无须太过担忧。只要小兄谨记:时间万物皆有缘法,切莫强求之,随心所欲,随遇而安,方才是天命之道。”

陶若虚看老者的眼神一片温和,面庞诚善无比,丝毫没有故弄玄虚矫揉造作之感,心中也不由得相信了几分,情不自禁地点头应允。老者微微一笑,掏出一块殷红的玉石,说道:“既然有缘得小兄赏杯龙井佳酿,老道就将此玉送给小兄吧!”

陶若虚仔细观看玉石一阵,猛然惊讶道:“此玉产自缅甸,乃是翡翠玉中的极品玻璃种,并且此玉已经化为血玉,怕是有些年头了吧?”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