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难为

第 58章(1 / 2)

一百一十二名,虽说是只挂了榜尾,但这种勋贵人家的子弟能中出来已经是难得了。”

郑氏先是一喜,随即又有些犯愁:“东阳侯府的爵位到而今已是第五代了,下头怕也就与平民无异,且东阳侯的长子如今不过是个从六品……”

吴若铮叹道:“夫人糊涂!若非如此,东阳侯焉看得上我们?他的长子没什么出息,尚且能仗着父荫做了六品官员;若秦岩有几分能耐,靠着东阳侯府这棵大树,还愁不能得官么?”郑氏眼里只看见他与兄长都是三品四品的官员,便不把六品官放在眼里了,却不知他们兄弟能居此官位,一则是借了吴老太爷这太子太傅的东风,二则是兄弟二人都成器。似东阳侯长子秦磊那般的人,倒是人如其名,脑子确与一堆石头无异,虽也苦读,却似个两脚书橱,书怎样进去便怎样出来,断不会活学活用,更不会举一反三。

若秦磊生在平常人家,便一辈子也休想得官,可因出身东阳侯府,才二十六岁就做了从六品。虽则将来怕也没有大升迁,但一辈子却也平遂,这便是极大的福气了。倘若秦岩比秦磊出息些,不消他考什么状元榜眼,只要能低低中了进士,便自有官途。

“何况,东阳侯的爵位便是没了,大长公主的血脉却仍在呢。”秦岩是大长公主的嫡孙,也是宗亲,但凡有点儿成绩,皇室必定会加以赏赐的。

郑氏也不由得点头,又不放心道:“只是东阳侯姬妾不少,只怕这位二公子……”

吴若铮苦笑:“夫人,天下岂有万全之法?”又想要嫁高门,又想要夫君有出息,又想要夫君不纳妾,便是公主下嫁,也不敢说能样样占全。

郑氏心里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她如今算是夫婿有成,儿女成双,虽然也有妾,可妾也对她极恭谨,连着庶子也与她亲近,算得上事事如意。可回想当初刚刚成亲之时,她身为庶女,嫁妆不过是按公中分了千把两银子;吴家未曾分家,吴若铮一个庶子只拿月例银子,还不如她手头松快。

().

颜氏做为嫡母,明面儿上的人情总是周到的,但也只是保着夫妻二人不愁衣食。且打着嫡庶有别的幌子,月例只拿吴若钊的三分之二,便是郑氏吃不惯京城菜想要换个口味,都得自己拿出银子去厨房灶上点菜。

后来成婚不到一年,郑氏就生下长子知霆,颜氏说这是长孙,要抱到身边去养。当时郑氏不知哭了几场。一则是舍不得儿子,二则颜氏故意抬举二房的长孙,意在打压大房,郑氏生恐因此招了吴若钊的忌,自家夫婿的日子就更难过,真是日夜忧心。好在吴若钊并非心胸狭窄之人,虽则也有不悦,却也并未因此忌恨弟弟。

后来吴若铮放了外任的推官,地方既偏远,又只是个正七品的小官。颜氏声称不舍孙子去吃苦,要将郑氏也一并留下,叫吴若铮带了通房丫鬟上任。幸而那时李氏产下长房长孙,吴若铮在松鹤堂门外冒雨跪了一个时辰,颜氏才将知霆交了回来。

夫妻二人带了儿子去任上,郑氏精打细算过日子,任满之后调回京城来,吴若钊早打点过的一个缺竟然被锦乡侯的侄子顶了去,一耽搁就是几年。郑氏后头连生二女,颜氏又以子嗣不足为由要往他们房里塞人。吴若铮一怒之下,也不再等缺,选了个临海小城,带着妻儿去做了个县官。

当初夫妻两个都抱着过苦日子的念头,哪知这竟是发迹之始。那小城时常有台风之苦,海堤屡筑屡坏。吴若铮发了狠,整整一年死盯着叫人筑了结实的海堤,当年海潮便未如往年一般肆虐,海滩上的晒盐场收益也是大增。

恰逢那知州大人正要任满,将治下这政绩报了上去,登时得了个好缺,心中大悦之时,随手也记了吴若铮的功劳。又知他竟是已故太子太傅之子,有意结交,临去之时便托京中好友留意。不久吴若铮三年县官任满,便题了优等,得了好缺,自此顺遂起来,辗转十年,直升到济南知府。

如今再忆从前,几是不忍回首。郑氏叹了口气道:“老爷说的是。若是那位秦二公子当真成器,这门亲事倒是再好没有的。”

吴若铮也是这般想,笑道:“既这么着,我明日便与东阳侯说,虽说雪儿还小,不妨先定下来。明年春闱秦岩也要下场的,若能成最好,便是不能,三年后再考便是。横竖东阳侯府二房还有个庶子尚未成亲,东阳侯府未分家,依着长幼倒也该他先娶亲。我们也多留雪儿几年。”

作者有话要说:嗯,看到有些亲们留言说进展缓慢,需要说明的是,首先这是一部女主的成长史,看题目就知道啦,是她自从做了“表妹”之后的路;另外,前面她的这些亲戚姐妹们的婚配,也影响到她后面的婚配,至少我觉得,姐妹们都嫁得好的话,对她也是个助力;第三,我是想写各种不同的婚姻,结婚是为什么,采取什么态度,最后得到什么结果;最后,朝廷上的事,涉及到将来世子的奋斗,所以不能不写。另……我也有点头疼,出点事吧,大家嫌女主事儿精,一出门就有事;不出事吧,大家又嫌太平淡……至于世子,他现在的生活跟女主交集不多,在古代那种地方,也不能指望他们有什么相处了解的机会,所以我才让周镇抚这个角色从中周旋,最后男主愿意娶女主,跟周镇抚说这些话是很有关系的,因为让他从侧面了解了女主的脾气。当然再往后几章他们会有一次见面,之后交集会略多一点儿。我这个人写文有个毛病,让我只走感情线,我会写不出来,所以我总是喜欢写长文,先写生活,再写爱情。这文前半截是女主的成长史,后半截结婚之后就会天天跟世子在一起啦。我不好意思说让大家往下看什么的,只能说,还愿意看这个文的亲们,请稍稍再等一下……

46松鹤堂谈婚论嫁

重阳一过;天气立时冷了起来。本来往年重阳节总有些勋贵人家开什么赏菊或登高之类的宴会,但今年宫里太后身子欠佳,自八月初起就有些不适,到了九月竟要劳动宫中妃嫔去侍疾;因此京城中一概欢宴全部取消——谁敢在这个时候大肆宴请呢?

十月里,京城下了第一场雪。

冬日里吃锅子最好不过,虽则太后仍旧在慈宁宫里哼哼着喊病,但这并不妨碍各家各户自己聚个餐什么的。

松鹤堂里济济一堂,因着今年吴知霄吴知霆兄弟中了举人,吴知霞又选了皇子妃——虽是侧妃,却也是件喜事——故而吴家气氛更是融洽。

颜氏举筷指着热腾腾的锅子笑道:“今儿是连波的生辰;我晓得老大家的事忙,顾不上这些;老二家的这些日子似也是忙得陀螺一般,便不跟你们说了。这锅子是我叫厨房备上的,权当给连波庆生。一会儿就着这锅子里的好汤下一挂面,轻轻省省地过了生辰。”笑向乔连波道,“明年待你及笄了,再好生大办一场。”

这话听着像是说家常,其中却暗含讽刺,李氏如何听不出来,连忙起身道:“当真是媳妇疏忽了,并不知外甥女儿是今日的生辰。说来真是不该,六月里是绮儿的生辰,十月里又是连波的生辰,媳妇竟一总错过了。如今说什么也晚了,只等明年她们姐妹及笄,必热热闹闹地办一场才是。”

颜氏顿时不悦。李氏这话听着是自承不是,但绮年也是今年的生辰,却并没有特别操办什么,也并不见有人出来说话。既都是外甥女儿,自当一视同仁,如今连波的生辰虽也未大办,颜氏却在言语中处处埋怨,明显厚此薄彼,未免不够妥当。这个大媳妇从前老实,如今吴若钊升了正三品,儿子又有出息,竟也开始硬起来了。

多亏吴知霏,眨着大眼睛道:“原来今日是乔表姐的生日呀!绮姐姐的生日我也不知道,都错过了呢!幸好前几日绣了两条帕子,姨娘说还勉强看得过眼,一会儿我就去房里拿过来,姐姐们都别嫌弃。”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