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之巫法无天

第 40 节(1 / 2)

是旭日的温和,而是有种光芒夺目、温热的感觉。因为红日的变化,整幅图的已经也 ...

(因之大变。

如果说之前那幅《旭日东升》代表着生命力,像是一个初生幼儿的话。那么这幅可以名之为《朝阳图》的泼墨画,则有着无穷的活力,就像是朝气蓬勃的童年、少年。

无论是半悬的朝阳、翻滚的云海、嬉戏的朱鹤,还是临风站立的老人、古松、孤峰,都在这幅画中显现出难以形容的活力。似乎,画面中每一寸都是活的、都是时刻在动的。

尤其是儒袍老人,只是一眼,就会让人心中不由的浮起一句词老夫聊少年狂!

……

当何老爷子因为李简印出的这幅画面相差仿佛,韵味、意境截然不同的画,而倒抽冷气,震撼莫名的时候,李简的动作并没有停。而是将手中的印章换了一面后再次印了下去。

一次、两次!

很快,又是两幅画面相似,意境各异的泼墨山水画诞生了。

第三幅画,云鹤、红日、古松、老者。

红日变成当空烈阳。老者脚下的山峰彻底变成云海四绕的孤峰,原本面向红日的老者,也变成的背向红日。

如果一定要给这幅画起一个贴切的名字的话,那么《烈日图》无疑再合适不过了。

画面的意境仿佛人正壮年,整个画面中充满了力量感。烈日炎热刺目的力量,云海与罡风仿佛瀚澹无边的伟力,孤峰岿然崔嵬的力量,古松抓紧山岩不惧风雨的力量,就连原本儒带飘飘的老者的线条似乎都刚硬起来,似乎那枯瘦的身躯中藏着无穷力量。

整幅画的韵味变的极刚、极烈、极硬!

……

第四幅画,红日、古松、老者、云鹤。

红日再次变得温和,化作一轮夕阳。云中嬉戏的云鹤,变成了归巢的归鹤。山石更加崔嵬,古松更加沧桑,老者的气质也化作一片平淡。

这幅画可以名之为《夕阳云海图》的画面,虽然没有《旭日》的生机,没有《朝阳》的活力,没有《烈阳》的力量,但是这片温和,这片平淡,这片稍纵即逝的美,却堪称四幅画之!

最美不过夕阳红!(未完待续……

150 心头宝

(一溜儿四幅画印完,李简终于将手中的印章石放回了盒子中。

.. 见大家两眼直的都处在呆之中,看样子一时半会也醒不过来,干脆也不啰嗦,径直起身,去洗手间洗濯手上沾染的墨迹。

当几分钟后,李简回来的时候,见房中仍然一片安静,所有人仍然在目瞪口呆的看着茶几上那张印着四副画的纸呆。李简有些不耐烦了,直接开口说话,而且一张嘴,就直指‘玻璃心三兄弟’。

李简可不是什么大气的人,心眼儿小着呢。别看刚才李简面对这哥儿仨一个接一个跳出来的针锋相对,一直笑么呵的,但心中可都记着呢。虽然之前李简也没吃亏,但如果有机会再在这哥儿几个的脸上扇几巴掌的话,李简也不反对。

现在,显然就是一个扇巴掌的大好时机。于是,李简口气莫名的开口了:

“小萧、小信、小旭啊,之前我说的‘松龄鹤寿图’,现在你们应该能看出来了吧?其实这块印章石还是之前那块,只是这幅图还是之前那幅图,只不过之前想要看到这幅图,需要一双不被金钱迷惑的眼睛,需要一颗慧心……

年轻人啊……”

李简一开口,就将哥儿仨从对四幅图的沉迷中唤醒,还是这个老气横秋的口气,还是这副为人尊长的欠揍德行。话里话外的,更是把这之前还对自己咄咄逼人的哥儿仨儿,贬低的一无是处、狗血淋头。

只知道钱、学识浅薄、心胸狭隘、目光短浅、意志薄弱、见识不广……反正有的没的都能被李简拐弯儿抹角儿的砸到哥儿仨的头上。

只不过这一次,哥儿仨彻底堆了,一次次挑衅,成就了李简一次次露脸,成就了哥儿仨一次次的被打脸,到现在哥儿仨的脸已经被扇肿了,对于李简这个敌人已经有心理阴影了。更何况,面对这件自己无法形容、无法想象的杰作,哥儿几个还真就找不出话说。就算想挑毛病,以这哥儿仨的水平都挑不出来。

在这块方章面前,任何贬低,任何敌对。都是打自己的脸!

因此,年纪尚轻,脸皮还不够厚的哥儿仨听到李简的话后,纷纷红了脸。低下头去,装出一副‘有听没有见’的样子。继续看向桌面上那张印了四张泼墨画的白纸。

见哥儿仨当了鸵鸟,李简的独角戏也就唱不下去了。毕竟,就算脸打得再狠,得不到回应,也没有意思。

所以,干脆李简也不再搭理这哥儿仨,随手将原本用来装盛印章石、刻刀、印泥,如今已经只有石刻掉落石粉垃圾的锦盒扔到茶几边的垃圾篓里后,又从桌面纸巾盒里抽出几张纸巾,把自己刚刚刻完的这方占满墨渍的《松龄鹤寿图》方章裹了起来。

然后。将裹着纸巾的方章往路老爷子手边一推,道:

“路爷爷,盒子已经脏的不能用了。这礼物就这么送给您老,您老可别嫌弃啊!”

李简这一次的话声,比之前教训‘玻璃心三兄弟’大了许多。再加上一众人等已经沉迷于四幅画有一阵子了,所以一句话就将众位人等全部惊醒。

被从迷醉中唤醒的路老爷子,一转眼就看到了李简推到身边的这方章,顿时眼睛都眯了,就跟有人抢似得飞快探出手去,将裹着纸巾的方章抓到手里ˉ得紧紧的。充满警惕的看了一眼身边几位眼睛都绿了的老兄弟后,这才一边用胳膊、身躯挡着护着,一边小心翼翼的打开裹在外面的纸巾,把这方被墨渍染污的方章攫入手中。爱不释手的把玩了起来,一脸喜爱、一脸迷醉,一点也不在乎方章上的墨渍是不是会污了自己的手。

方章落入手中,路老爷子这才有心情回答李简之前的话。一边爱不释手的把玩着,一边头也不抬漫不经心的对李简说道:

“嘿嘿,不嫌弃。不嫌弃!小简的礼物,是爷爷这辈子到现在,收到的最好的礼物了。有这块《松龄鹤寿》的方章,以后我家霏丫头嫁过去,连彩礼都不要你的。什么时候小简把结婚日子定好,直接跟爷爷说,爷爷肯定让我姐霏丫头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上你家花轿,绝不食言!”

路老爷子那眉开眼笑的样子,已经全不见了往常那副波澜不兴的儒雅,就跟捡了块狗头金的二愣子一样,都乐傻了。那欢乐的,甚至连最疼的孙女都能白送了。

看着爷爷的样子,听了爷爷的话后,路雨霏虽然羞的厉害,但也没有说什么。甚至连象征性的撒娇一下都不曾,就乖乖的低下头去,满脸红霞。

看到李简露脸时光芒万丈的样子,想到之前李简篆刻是帅绝人寰的表情,再加上之前路雨霏已经对李简情根深种,虽然现在两人甚至连真正的恋爱都没谈,但是要是李简跳过这个过程,直接提出结婚。路雨霏虽然会很遗憾,但也绝对不会拒绝。甚至,想到两人的婚礼,想到两人的洞房花烛,路雨霏还很是期待、很是憧憬,乃至于有些迫不及待。

同时,路老爷子的这句洋溢着喜意的话,也终于让众位老爷子彻底从之前对印中世界,对四幅泼墨山水的震撼中清醒过来。一个个盯着路老爷子,盯着路老爷子手中的那方印章,眼中满满的都是‘羡慕嫉妒恨’。

这可是能够传世的瑰宝啊!姓路的这个老东西,凭啥就这么好命?

不就是有一个长的如花似玉,眼光又好,运气又好的好孙女么?结果,这个孙女就钓来这么一个出色的近乎妖孽的金龟婿。结果,这个金龟婿在路老儿的八**寿上,又这么好运的进入了那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状态,创造出这么一件能够传世,能够成为瑰宝,甚至国宝的宝贝。

然后,这个宝贝还成了姓路的寿礼。

这运气、这运气,简直……简直……他奶奶个腿儿的……没处说理去!

几个老爷子盯着路老爷子,盯着路老爷子手中的那方墨渍斑斑的方章,嫉妒的眼睛都绿了。甚至这几位一向文雅,一向口吐兰芳、胸有沟壑的老爷子,心里腹诽中,都暴起了粗口。简直有辱斯文!

几个老爷子眼巴巴的看着路老爷子摆弄了一会儿,坐在路老爷子左侧的何老爷子,忍不住眼馋的用胳膊拐了拐路老爷子,然后把手向路老爷子手中的印章伸了过去,用有些怪异的声音道:

“老路,来,给我也看看!”

看到马上就要够到印章的手,路老爷子陡然一个激灵,两手牢牢的护住印章,满眼都是看贼似的神色盯着何老爷子,嘴里就跟小孩子护食儿似的,说道:

“不要抢!这是我的!”

路老爷子那警惕的眼神,让何老爷子有些尴尬,有些羞恼的道:

“我知道是你的,我就是想看看!不要那么小气嘛!”

“看看?不给!你姓何的人品老路我信不着,我怕到底手里就回不来了。”

“我人品怎么不好了?老路,你在当着大家的面儿胡说八道,可别怪我翻脸!”

一听路老爷子这么说,何老爷子顿时更放不下脸了,一脸怒气的摆出要跟路老爷子掰扯掰扯的架势。

路老爷子也不含糊,直接翻起了几十 ...

(年前,两个人一起被下放到五.七.干.校时候的事儿来。

“怎么人品不好了?你还好意思问我?你还记不记得咱俩在赣省五七干校的时候,有一次你跟我借的《茶花女》?说好三天就还的,结果直到现在你还我了么?”

“老路,你别这么小气好不好,就这么点小事儿,你能记这么多年。不就是《茶花女》么?而且还不全,加起来还不到一百页,四分之一都不到,你还好意思念叨几十年?再说了,当时我又不是不还给你,那不是让小娟借走,然后丢了么?”

“怎么不好意思,就算只有九十三页,那也是茶花女。你知道我在废品收购站里顺出这么一本书,当时冒了多大风险?费了多大的劲?你个老小子,为了追小娟,出卖朋友,我当然要记你一辈子!”

……

听到路老爷子将何老爷子排除在外,坐在路老爷子另一侧的姜老爷子蠢蠢欲动了,道:

“老路,老何的人品确实有问题。你不给他是对的,但我老姜可是人品杠杠的,所以,小简的这个印章给我瞧瞧呗?”

看到姜老爷子也伸出了‘罪恶之手’,路老爷子又是一躲,同样回以看贼的眼神,反驳道:

“什么小简的?小简送给我了,这是我的!”

“我知道是你的,我不抢你的。我就是看看……”

“不给,你就是小气鬼。当年我要看看你藏的那本王维的《秋居图》你都不给看。今天老路我也小气一把,不给。”

随着何老爷子、姜老爷子之后,其他几位老爷子也6续的加入进来。很快,几个老爷子就跟孩子一样,闹了起来。(未完待续。

151 价值

(ps:ps:谢谢‘雷神战甲’兄的588打赏,谢谢‘夜帝2o46’‘雷响’‘星罡航天’‘飞飞龙’各位兄弟的打赏。{中文

in.}

几个老爷子在一番孩子般的笑闹后,李简新鲜出炉的杰作《松龄鹤寿》鸡血石方章,最终还是清洗掉章上墨渍,在众位眼巴巴的期盼下,流转起来。

何老爷子、姜老爷子、赵老爷子……

每个人拿到方章,都小心翼翼,仿佛这方章有多脆弱似的。眼睛一遍遍的扫着方章上虽然刻痕寥寥,但却生动无比的浮刻图案,满眼迷醉、满嘴赞叹。然后,还不等看够,就被下一个人迫不及待的强行抢走。

“老路,你这方章送我怎么样?我跟你换,我收藏室里的物件,你随便挑。”

当何老爷子在姜老爷子的催促下,恋恋不舍的把方章递过去后,终于耐不住心中的喜爱,罕见的露出一脸讨好的表情,惴惴的提出了交换请求。

要知道,几位老爷子中,论收藏,何老爷子绝对屈一指。他家中的藏室,好东西可是不少,漆器、金器,历代的瓷器,名家书法字画……应有尽有。甚至有几件就算放到大拍卖公司的春秋拍卖会上,也是足以当做压轴的宝贝。真正的价值巨万!

所以,听了何老爷子的话,何老爷子的孙子,也就是坐在李简旁边的那个中年人,眼睛都快掉下来了。

何老爷子的这位孙子,虽然也觉着李简的这方印章,堪称绝妙,堪称巧夺天工。尤其是出自李简这么一个年轻人之手,更是堪称惊艳!

但不管怎么说,这毕竟是现代作品,材质也只是血量不足的鸡血石而已。而且就算李简的手艺再好,他也毕竟还没有什么名气,算不上是什么名家。所以,这件小小的方章。论价钱,肯定值不了多少。

在他看来,老爷子这么说,肯定是要吃大亏的。

不过。这位何先生毕竟不是那三哥玻璃心的毛头小子,已经年近不惑的他,还算有点城府,性格也算是沉稳,可不会像那三个年轻人一样。胡乱插话。所以,就算他知道自己爷爷要吃亏,也没有多说。

在他看来,吃亏就吃亏吧!反正老爷子也不是亏不起,只要老爷子高兴就好!

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面对这么大的便宜,路老爷子连含糊都没含糊,就直接翻了个白眼儿,一口回绝。

“你想得到美!”

“老路。在考虑考虑吧?我的那对汝窑小碗儿,你不是喜欢么?我拿那对儿碗跟你换!”

“不换!”

“我再加一对儿康熙粉彩梅瓶。”

听到自己爷爷一个劲儿的上杆子加价,何老爷子的孙子,额头都有点冒汗了。虽然他不精通收藏,不太懂甄鉴之道。但是,因为爷爷耳濡目染,也还是稍微知道一些皮毛的。当然,他的这个‘知道’,跟刚刚被李简把脸扇肿的三个小年轻差不多,不是知道究竟好在哪里。只知道价格高低。

贵的当然就是好的!越贵越好!

那对汝窑小碗,可是老爷子压箱底儿的宝贝。宋朝五大名窑的汝窑瓷器,本就是名品中的名品。尤其是在华夏藏家心中,更是顶尖的好宝贝。

成对儿的小碗。那价格更加几倍上升。

在前年,有一个与老爷子交往甚密的老友,想出八百万收老爷子的这对碗,当时老爷子连考虑都没考虑,就拒绝了。后来他通过渠道问了一些行内人,知道老爷子手里的这对汝窑小碗儿价钱又涨了。上拍的话,如果恰好碰到喜欢的人,就算过千万都没问题。

结果没想到,如今老爷子居然拿这对压箱底儿的宝贝,去换这个刚刚完成的方章。这个在他眼中顶多也就值个几十万的玩意儿!这是亏了多少啊?

更让何老爷子的这个孙子觉着离谱的是,路老爷子居然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然后,爷爷在听到路老爷子开口拒绝后,居然还要加价。而且一加就是一对康熙年间的粉彩梅瓶。

这对梅瓶他也知道,虽然价格不如那对汝窑小碗儿,但买到外面也至少一两百万。

这就相当于老爷子要拿一千多万,买李简刚刚花了半个小时雕出来,估计也就是几十万的方章,这也太亏了吧?

虽然这位何哥哥还是强忍着,没有跳出来阻止,但是心中已经把爷爷当做昏了头、蒙了心了。

然而,让他诧异的是,路老爷子仍然毫不动心,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不换!何老奸,别以为老路我玩收藏不如你,你就能忽悠我。小简送我的这个方章,不止你懂,我也明白真正价值所在。”

说着,路老爷子一把将姜老爷子手中的方章抢了回来,然后指着方章上那个孤峰绝壁上负手而立的老人,道:

“再说了,这方章上看太阳的老头儿,分明是我。”

接着,路老爷子又把方章翻过来,露出了印章下刚刚李简雕就的四个隶书字体,道:

“看看这四个字,‘茗山藏印’。‘茗山老人’是我老路的自号,你又不是不知道。小简这是送我的藏书印,给你你也用不了,你老何还眼馋啥?

所以,这枚藏书印,你们一个个的就都甭想了,就算你们那一座金山来换,我也不干。从今天起,他就是我老路的心头宝、命根子。这辈子都得跟着我老路。

等我老路死了,也要当传家宝,一代代传下去。”

听了路老爷子斩钉截铁、没的商量的话,何老爷子不舍的看了这枚方章,终于无声喟叹的一声后,放弃了。

而其它几位老爷子原本也对这方章心动不已,如今听到了路老爷子的决心,也只能与何老爷子一样,嗟叹一声,放弃了念头。

几个年轻人不知道,但是这几个老家伙可是都清楚。一个业类大师在之前如李简那种状态下创作的东西,该有何等价值。就如何老爷子这辈子最得意的那幅画《二水中分白鹭洲》,就如路老爷子这辈子最得意的那幅字《龟虽寿》!

也许现在拿到市场上。因为年代的原因,因为作者名气的原因,李简的这枚方章确实卖不出如成对的汝窑小碗儿那种天价,但是对真正懂行的人来说。这枚方章的价值远远不是区区汝窑宋瓷小碗能够媲美的。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