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人一个清朝大清开国与孝庄太后

第 11章(2 / 2)

少女无聊的小布木布泰最喜欢拉了姑姑哲哲,跑到凤凰楼上去俯瞰全城的景色。姑姑哲哲见识比小布木布泰广。她会指着东侧紧邻的一座八角重檐攒尖顶的建筑,告诉小布木布泰:那是大政殿,分列在大政殿前两侧,呈单檐歇山青布瓦顶的建筑叫“八旗亭”。她们的夫君皇太极就时常要到“八旗亭”中应卯上班。那是努尔哈赤后金政权的最高行政中心。许多重大的国事活动,诸如皇帝的继位、宣布重大军事活动、迎接凯旋将士、举行国宴等重要仪式都在这里举行。

盛京宫殿示意图老公公努尔哈赤的一年四季中,小布木布泰只有在重大的宗祠仪式上,才偶尔可以见上一两面。小布木布泰人小,老公公努尔哈赤的儿媳女儿们到得这样重大的场合,常常是金簪玉珥、翻紫摇红地站满一屋子。所以,对于这位红面关公式的长者,小布木布泰的印象始终是模糊的。

夫君皇太极却是时常参加父汗努尔哈赤的会议。他有时就穿过一堵照墙,慢慢地走到大政殿上去听政。

但是,平常的日子,皇太极自己在大清门后,另有一处面阔五间、硬山前后廊式的精雅建筑,叫崇政殿。皇太极通常喜欢在这一座私人官邸中,处理一些细碎的政务。它就在小布木布泰平时喜欢伫立的凤凰楼下。后来,皇太极做上了后金的最高领导人,小布木布泰这位雄风不减其父的丈夫,就把后金的实际行政中心搬到了崇政殿展开。

崇政殿当时,豆蔻年华的布木布泰,最喜欢看着魁伟偏胖的皇太极,走过了雕有麒麟、狮子和梅、葵、莲等纹饰的栏杆,从庄肃的崇政殿中进出。

偶尔,在朗朗的晴空下,皇太极会以手护目,打量着高空中人字形飞过的雁群。他就会看到在凤凰楼上探头探脑的小布木布泰。这个男子,虽然从外貌上酷肖于其父努尔哈赤,都有一张仪表奇伟的赤红大脸膛。可是,他的性子沉静过其父努尔哈赤。他发现了风吹仙袂飘飘举的布木布泰,觉得很美,就微微一笑。而布木布泰则吓得赶紧把那张粉妆玉琢的小脸蛋儿缩了回去。

“阿巴亥生殉”,揭开了宫廷争斗的血腥内幕(9)

7

讲起来不管是大人生、小人生,无论如何的千头万绪,归根结底,都不过是一个不断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四大贝勒联手解决了大福晋阿巴亥后,他们的目光,就不约而同地投向了问题的核心所在:他们中间,究竟谁会胜出呢,以承袭父汗努尔哈赤崩逝后留下的最高权力真空?

这时候,四大贝勒可以摆得上桌面的政治筹码是:二贝勒阿敏的形势最差,他不过是努尔哈赤的侄子而已,其父就是被大哥努尔哈赤圈禁后,气呼呼死掉的舒尔哈齐,努尔哈赤当时不过是碍于舒尔哈齐旧部的人心未死,才权宜让阿敏挤进了四大贝勒的行列,他竞争汗位的基本条件还不够充分。

三贝勒莽古尔泰则为皇太极的五兄,虽说是军功章闪闪发光地缀满了前胸,却不过是生性鲁莽、有勇无谋的一介武夫而已。他的生母富察氏衮代,是继元妃佟佳氏之后努尔哈赤的第二任大妃。这女子在努尔哈赤的早期,还是颇得努尔哈赤信任的。在努尔哈赤奠定自己江湖地位的“古埒山九部大战”中,就曾将这个半老的徐娘随身携带。当时,衮代看见决战前的努尔哈赤睡得鼾声如雷,就患得患失地反复推醒了他:嗳,火烧眉毛的节骨眼上,你怎么还会有心思酣然大睡呢?你没看到对方兵强马壮吗?实在不行,你也应该预想了一条生路呀!

这样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说实话,撂谁身上,都没有百分百的把握。努尔哈赤当时也不过是光棍汉不怕虱子咬的赌徒心理。

衮代的饶舌,令努尔哈赤的心里恨得痒痒的,换在平时,努尔哈赤早把衮代痛殴一顿了,但大战前需要格外平和的气氛。

最初,努尔哈赤把衮代从死去的族兄那儿继承过来时,对于她丰饶的嫁妆是考虑得多了一点。那时,努尔哈赤是百业待兴的初创,用钱的地方多得很,衮代的财物助他渡过了一段艰难的时期。后来,努尔哈赤的事业走出了谷底,他对于饶舌的富察氏也就失去了耐心。

他虽然仍保持着富察氏大妃的荣誉称号,对于富察氏的肉体却失去了兴趣。史书上讲:富察氏好妒,喜欢挑弄是非。大约富察氏也萌生了一种秦香莲埋怨陈世美的悱恻心理。

侧妃们把富察氏的反动言论,报到了努尔哈赤那里。努尔哈赤想当众治富察氏的罪。富察氏当场咆哮公堂,夹枪带棍地阴损了努尔哈赤许多的话语。

努尔哈赤的杀心顿起,他的红脸膛上青筋毕露,沉声地发问:“谁来给我杀掉这个女人?”

“我。”莽古尔泰应声从队列中走了出来。

他拎着一把雪亮的刀子,沉着地走近了他的亲生母亲的身边,一刀就插进了他生母的心脏!

莽古尔泰这一手不仅令当时的努尔哈赤眼睛发直、头脑发蒙,思维有一点跟不上来。

在场所有的人都惊得目瞪口呆了。

从此,莽古尔泰凶残弑母的恶名,就在草原上传开了。后金人对于莽古尔泰的评价是:这种滥人!操起屠刀,冲锋陷阵当然可以。想做一国之君,则门槛儿都别想摸着。莽古尔泰在女真族贵族们的心目中,也不过是一位打入了另册,控制使用的对象。

汗位的争夺进入到白热化,大贝勒代善再也坐不住了。他环顾四周,杀戮过后,云闲风静,似乎是春风吹不起哟。会不会只剩下了他,犹如一轮洁白的月亮,倒映在了明</br></br>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